产品展示
近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与信息化部、公安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发布了一项新规——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(简称《标识办法》),明确规定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这一新规旨在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,同时规范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,确保市民、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,维护社会公共利益。
近年来,生成式AI和深度合成技术快速地发展,为文本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信息的生成提供了便利,但随之而来的虚假信息传播和网络生态的破坏问题,促使社会各界广泛呼吁加强相关立法和技术监管。面对这些呼声,政府部门迅速行动,制定了《标识办法》,其核心在于通过内容标识来强化监督和溯源机制,从而为AI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。
新规明白准确地提出,AI生成的合成内容一定要采取显式和隐式标识。显式标识是用户能明显感知到的,通常通过文字、声音或图形直接展示;而隐式标识则是通过技术方法悄然嵌入到生成内容的数据中,不易被察觉。
在实施过程中,服务提供者需遵循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和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等要求,严格为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。此外,不得篡改、删除或伪造标识,任何恶意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打击。
需要指出的是,配套的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》,也将于同日实施,此外,相关实践指南也在积极制定中,为企业和服务提供者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。
随着《标识办法》的落地,一个新的数字内容标签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,怎么来适应和利用这一趋势,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